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国防动员信息
济宁国动办开展“9・18”防空警报试鸣暨疏散演练活动
发布日期: 2025-09-19 来源:济宁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

铭记历史烽烟,筑牢安全防线。9月18日上午,济宁市国防动员办公室联合市教育局,结合“9・18”防空警报试鸣,在全市初级中学统一启动防空防灾人员疏散演练暨国防人防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277所中学、34万师生同步参与,创下济宁市活动人员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纪录,以“实战化”演练与“沉浸式”教育,切实提升广大青少年国防意识与应急处突能力。

本次活动严格遵循 “统一指挥、分级组织、点面结合” 原则,市级主会场设立于济宁市国防动员指挥保障中心指挥大厅。上午10时整,预先警报、空袭警报、灾情警报、解除警报四类信号依次划破长空,全市各初中师生闻令而动——在工作人员的专业引导下,学生们双手护头、弯腰低姿,沿着预设疏散路线快速向安全区域转移,整个过程秩序井然、衔接高效。12台机动指挥车依托4G信号搭建“实时传输通道”,将11个县市区的演练现场画面同步至市级指挥大厅电子大屏,实现“全市一盘棋”的动态调度与全景观摩,展现出济宁国防动员体系的高效协同能力。

从市级指挥大厅的大屏画面中可见,各县市区立足实际创新活动形式,让演练既有“实战质感”,更有“教育温度”。任城区在运河实验中学组织1000余名师生完成疏散演练后,特别邀请空军指挥学院研究生导师陈洪教授,以“世界军用飞机的发展与揭秘”为题开展国防科技宣讲,区政府、人武部、发改局等多部门负责人到场参与,为师生们搭建起接触前沿国防知识的桥梁;兖州区实验初中的2500余名师生则在疏散演练后,近距离参观防化服、防毒面具、手摇警报器及95式突击步枪模型,工作人员现场讲解装备用途与操作原理,同时通过防空防灾知识展板、国防人防读本发放,让抽象的国防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拓展演练维度,将医疗救援、消防灭火纳入流程,1000余名师生在模拟灾情场景中,实战掌握伤口包扎、灭火器使用等应急技能,提升综合防护能力。

邹城市第九中学、微山县第二中学则将演练流程与历史纪念深度融合,让红色记忆与安全意识同频共振。10时预先警报响起,两校学生迅速在教室内模拟隐蔽躲避;10时06分空袭警报拉响,全体人员按照预案快速疏散至指定安全区域;10时09分完成人员清点,确保“不漏一人”;10时14分,两地同步启动“9・18”纪念活动;10时17分解除警报响起时,全体人员肃立默哀三分钟,以庄重仪式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历史教训。活动尾声,微山县组织师生宣誓并邀请领导作动员讲话,邹城市校领导则对演练全程进行复盘点评,让教育意义贯穿活动始终。

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也结合地域特色与实际需求,推动活动走深走实。鱼台县将演练场地设在山东鲁泰热电有限公司,聚焦企业人员防空袭应急需求,细化“关闭电器设备—引导有序撤离—伤员急救处置—现场灭火救援”全流程,提升企业与周边区域协同防护能力;金乡崇文中学、嘉祥县第四中学嘉禾校区、汶上县第三实验中学则通过“抱头趴地”“抱蹲隐蔽”等规范动作训练,强化学生应急防护意识,其中汶上县还根据学校教学安排,将演练启动时间提前至9时30分,700名师生在1小时内高效完成全流程演练;泗水县国动办联合县人武部,在洙泗中学组织开展防空演练暨国防科技教育讲座活动,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师生普及人民防空基本知识及应对空袭的实用技巧;梁山县第二实验中学在1200名师生参与演练的基础上,同步开展“弘扬抗战精神,共筑国防长城”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红色故事宣讲、国防知识问答,让红色基因融入国防教育全过程。

济宁已构建起“1个市级控制中心+10个县区分控中心”的防空警报预警报知体系,市级控制中心可通过有线、无线双链路实现全市警报设备一体统控,为此次大规模同步演练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也彰显出济宁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建设的扎实成效。

此次“9・18”疏散演练暨国防人防主题教育活动,不仅是对济宁全市防空防灾应急响应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更以“演练+教育”的创新模式,让国防观念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从应急技能的提升到历史记忆的深化,从个人防护意识的觉醒到全民国防情怀的凝聚,活动既帮助广大师生掌握了应对空袭、灾害的实用技能,更通过“9・18”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树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夯实济宁全民国防教育基础,为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注入持久动力。

(王胜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