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防概要 > 事业单位
济宁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发布日期: 2020-02-26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

2019年度济宁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信息公开

 

一、济宁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法人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济宁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住所:山东省济宁市建设路33号

宗旨和业务范围:负责人防通信警报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保障市应急指挥中心和人防民防指挥中心战时防空、平时防灾的信息传输及通信畅通。

法定代表人:侯明松

经费来源:财政拨款

开办资金:123万元

举办单位:济宁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708004939508203

二、济宁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工作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章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第二条 本单位名称为济宁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第三条 本单位住所是山东省济宁市建设路33号。
第四条 本单位是济宁编委(济编[1989]119号、136号)批准设立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济宁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第五条 本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应当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申请登记或者备案。
第二章 宗旨和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单位宗旨为负责人防通信警报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保障市应急指挥中心和人防民防指挥中心战时防空、平时防灾的信息传输及通信畅通。
第七条 本单位业务范围:
(一)负责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和指挥自动化建设工作;
(二)负责有、无线通信的联络,确保人防组织指挥通信顺畅;
(三)负责人民防空警报试鸣;
(四)管理自动化平台;
(五)指导县(区)开展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
(六)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八条 从业誓词:本事业单位法人在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从事活动,不违背宗旨,不超越业务范围,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权利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监督。
责任监督:投入国有资产的举办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实现宗旨和业务范围的监督管理。部门、行业和社会监督:本单位面向社会开展业务活动,接受政府职能部门和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本单位决策机构是市人防办党委会。
决策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一) 制定、修改章程;
(二) 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
(三)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四) 审定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
(五) 决定拟任法定代表人人选;
(六)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条 本单位拟任法定代表人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取得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资格。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本单位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行使下列权利:
(一)主持单位的日常工作。
(二)组织实施单位年度业务活动计划。
(三)拟定内部管理制度。
第四章 资产管理和使用
第十一条 本单位具体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拨款收入。
第十二条 本单位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时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认真做好本单位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相关个人。
本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第十三条 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发挥本单位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
第十四条 资产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用于本单位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盈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本单位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十五条 本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前进行财务审计。
第五章 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处理
第十七条 本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依法被吊销或因宗旨业务已经消失、事业性质改变等原因,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立、合并、撤销的,报请举办单位审查同意后,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八条 本单位在申请注销登记前,在举办单位和其他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形成清算报告。
清算期间,单位不得开展有关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十九条 本单位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举办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二十条 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修改章程:
(一)章程规定事项与修改后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符的;
(二)章程规定的内容发生变化的;
(三)决策机构决定修改章程的;
(四)其他原因需要修改章程的。
第二十一条 章程的修改,经举办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涉及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三、济宁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法人年度检查信息

2019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和济宁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各项活动,按时参加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和组织机构代码审批。

四、济宁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业务开展情况

2019年度,济宁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在济宁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的领导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积极开展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治教育。一是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二是开展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三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培养职工的法纪观念。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通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律观念和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为使职工适应我市经济发展的形势,以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各项工作,我们组织了职工职业道德教育课,开展国内外形势教育,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竞争意识,确保思想上做好准备。

2、加强业务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为使广大干部职工更好适应我市发展形势的需要,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年初,制订了2019年度人防通信专业队训练计划,从指导思想、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确保培训工作有序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大力开展在岗学习、岗位练兵和参加各种学习会、培训班,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业务操作技能和业务理论知识,并开展了业务技能竞赛和争创业务标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业务培训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促进了我中心队伍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

3、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强化清正廉洁意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经常性组织开展以作风建设和廉政教育为主题的学习交流会等活动,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信保中心全体干部职工高筑思想防线,坚守纪律底线,严于律己、廉洁自律,管住自己的腿,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嘴,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手,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按照办党组制定的“五十个不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或无故缺勤,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树立起坚守岗位、纪律严明、步调一致、严守秘密的纪律观念。

3、高度重视并坚决维护集体荣誉,鼓励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政府工作心得体会书面总结、学习交流会等方式提升了学习效果;认真组织开展普法教育学习活动,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积极参加我市“创国家文明城市”活动,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执行市人防办制定的创城值班计划,较好的完成了包保路段、社区的创城值班任务。积极参加办公室组织的红色主题教育等其他各种集体活动。

(二)进一步推进人防信息系统建设

1、加强人防警报系统建设。人防警报战时担负着防空行动的报知任务,平时还可肩负防洪、防震、防台风等抵御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的报知任务。抓好人防预警系统建设是各级人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指用于战时防空、平时防灾发放警报信号的设备设施,包括警报器终端、控制设备、发放警报专用通信线路、频谱资源、广播电视强插设备、供电设备以及构筑物等附属设施。其建设目标是:按照及时、准确、可靠地传递和发放各类防空防灾警报要求,以通信警报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建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手段多样、设备先进、传递快捷、管理科学、灵敏可靠、具有二次报警和连续报警能力的现代人防警报通信网络,为城市防空防灾提供及时可靠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按照国家人防办的总体部署和省人防办有关要求,我中心扎实推进人防警报报知系统建设,今年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对人防警报网络布局进行了适当调整,以更好适应我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市区范围内新增设人防警报器5台,进一步完善了人防警报通信系统一是安排专业人员对我市防空警报器进行全面的巡检,在各维管单位负责人的积极配合下,对发现影响正常试鸣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确保了人防警报的高效覆盖率。。

2、较好的完成了人防视频会议系统、人防无线短波电台、人防4G通信系统、北斗定位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的养护维修工作。随着现代电子、通信、信息技术与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战争已成为现实,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表明,信息技术之间的对抗已成为双方比拼的焦点,信息化程度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人民防空需要,逐步实现人防组织指挥信息化,已是当前各级人防机关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后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对信息会越加依赖,指挥和协调需要信息来作保障,只有信息及时、准确,才能有效地组织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近年来,我中心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已具备一定的现代化水平。目前已安装人防无线短波电台、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通信设施设备,实现了以人防专网(红网)视频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有线互联互通和以卫星通信、短波电台为主要形式的无线互联互通。为确保人防通信设施设备处于较好的使用状态,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开展相关设施设备的问题排查工作,为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人民防空准备与新形势下城市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作为我省人防无线宽带集群专网建设第二批实施单位之一,按照省人防办的统一部署,历经数月建设,我们准时完成了人防无线宽带集群系统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并在年前进行了演示、验收,演示效果良好,验收合格。目前,我市人防无线宽带集群专网已经正式运行,集群专网已基本覆盖主城区,可以实现网络覆盖下任意单点对单点、单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多型保密数据采集传输指挥调度,成为利用其核心交换系统实现集信息采集、宽带传输、指挥调度为一体的全功能指挥信息专网。这为提高防空袭斗争能力,积极有效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职能使命提供了有力保障。

4、人防指挥中心地上、地下、机动“三位一体”指挥平台进一步完善,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地上指挥所、地下指挥所、机动指挥所各种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维修,保证设施设备的健康安全运转。

(三)认真做好日常业务及战备训练工作

1、按照人防训练大纲和省防办相关要求,在年初制定了《全市人防通信系统训练计划》,明确训练日期、训练地点和主要训练内容。

2、做好人防专网(红网)视频会议联调训练工作。每周二上午,积极参与全省人防系统视频会议联调训练,参训率和连通率均达到98%以上。

3、做好人防无线短波电台战备通信训练工作。安排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省防办相关要求,进行人防无线短波电台战备通信训练,坚持每个工作日上午和下午与省人防办电台进行通信联络,出勤率和连通率均达95%以上。

4、按计划完成了市带县每季度赴县(市、区)拉练和年度综合演练活动,并将每次拉练活动形成文字材料发布在市人防办网站上。

5、积极参加为期近一个月的全省应急防汛演练活动,我办担负着后勤保障和设备展示任务,市人防中型指挥通信车,兖州区、邹城市小型指挥车参加了训练、合练、演练全过程,并与医疗、供电、移动、电信、联通及时联络沟通,圆满完成了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交办的任务;6月22日至25日,又参加了济宁市军分区在黄河梁山段组织的防汛演练,市人防中型指挥通信车担负全程图传任务,通信效果良好,受到了省防汛演练指挥部各位领导和军分区首长的一致好评。

6、根据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指示精神和市人防办领导批示签阅,为做好人防机动指挥车备用工作以便防汛抢险应急调用,成立了应急小分队,确立人员,明确分工,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拉得出、用得上,随叫随到。

7、圆满完成了本年度“九一八”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提前两个月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人防警报器巡检工作,对存在频偏问题的人防警报器进行校准,对部分电子元器件损坏的人防警报器联系厂家进行了维修,确保人防警报器运行状态良好,918日上午10时整,按照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信号的顺序,发放鸣响了人防警报,试鸣结束后,经核实鸣响率达到100%。警报鸣放期间,群众生活、生产秩序良好,圆满完成了此次试鸣演练任务。

8、积极参加省人防信保中心组织的省带市机动指挥车拉练演练活动暨无线电台考核活动。演练期间,济宁市人防机动指挥车通过卫星链路分别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陕西省榆林市、青海省格尔木市人防机动指挥车进行了视频通话。此项训练,既与外省人防进行工作交流,又切磋了信息技术、检验了装备功能,较好的实现了与外省市的互联互通,为今后应急演练、应急支援、协同作战打下坚实基础。参加了全省无线电短波电台考核培训,此次培训以《山东人防无线电话务员培训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无线电及无线电台的基础知识等,派人参加了全省人防无线电短波电台理论考核及机上操作考核,在此次考核中获得第三名。训练活动结束后,进行了训练总结和经验交流,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为人防机动通信业务的提高和人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

9、11月20日,接到济宁军分区通知,信保中心立即调度人防中型指挥通信车与嘉祥、任城人防办小型机动通信车,迅速赶往济宁市嘉祥县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公司火灾现场,第一时间将现场救援画面,以济宁军分区指挥所为节点,传输到山东省军分区指挥所,声音清楚,画面清晰、流畅,受到省、市军分区首长的一致好评。

10、组织工作人员对人防指挥中心地上、地下及车载通信设备、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细致排查,一经发现问题及时报请办领导,并进行妥善处理,确保我中心内部通信设备、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

11、以国防人防民防教育展厅为依托,不断加大国防人防教育宣传力度。人民防空是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后果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它同要地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土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我中心充分利用国防人防民防教育展厅,热情接待市民、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参观3500余人次,安排工作人员讲解国防、人防、民防相关知识,有效增强了社会公众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12、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到领导重视,积极宣传,认真学习,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坚持把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的有关精神,及时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指挥中心地上、地下设施、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维护维修各设施、设备,确保中心全年安全无事故,实现了安全、正常、稳定的工作秩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3、积极指导、督导各县(市、区)人防办开展人防通信系统工作。

14、积极参加全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并保质保量完成办党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市本级今年新增设人防警报器5台;对城区人防警报网布局进行合理调整,以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强人防警报设施的维护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对市区人防警报器站点进行巡检,保障人防警报设施设备保持较好的使用状态,确保人防警报城区音响覆盖率和鸣响率均达100%。

(二)保障了本年度“九一八”警报试鸣活动顺利开展,较好的完成了现场信号传输、切换任务,按规定准时发放了警报信号,警报鸣响率和覆盖率达100%

(三)对人防地上指挥所、地下指挥所、机动指挥所“三位一体”指挥平台部分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各系统保持较好运行状态。

(四)充分利用国防人防民防教育展厅,热情接待市民、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参观者3500余人次,安排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并进行详细讲解,得到到了参观者一致好评。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随着人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按照省防办有关要求人防无线宽带集群、无人机等新系统新设备不断增加,各种通信系统的训练也不断增加,需要更多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目前的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

2、人防通信队伍业务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外出业务培训。

3、基于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人防“三位一体”平台建设,已经远远滞后于人防现代信息化有关要求,信息化设施装备亟需进一步完善。

(二)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是党员干部职工掌握知识、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更是增强党性、坚定信仰的重要途径。知识的积累、政策的熟悉也是履职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更快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更大程度上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学习人民防空知识,又要学习中央、省市的政策精神,尤其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对上边、周边和基层工作都了然于心。

2、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党员干部素质优良、作风端正,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在干事创业和担当作为中,党员干部必须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坚持本色做人、角色做事,强化廉洁自律和道德修养。一方面是狠抓工作纪律,在单位内部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严格落实办公室党组制定的“五十个不准”;另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全体工作员工树立担当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

3、进一步加强人防警报器建设。2020年市本级计划新增人防警报器一体机3台,社区多媒体警报报知系统2台,移动大功率警报器1台。

4、2020年计划完成人防指挥中心及国防人防民防教育基地升级改造工作。

5、做好无线宽带集群系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6、根据省人防办要求,积极参加2020年省办组织的各种训练、演练活动。

五、济宁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在编共10人

人员名单: 侯明松  苏广军  赵宇辉  葛秉强  魏秀清

梁  伟  翟召欣  徐梦语  丁  楠  侯娜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