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指挥通信与应急(政策法规)
发挥人防部门自身优势,努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发布日期: 2015-09-07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

  近年来,济宁市人防办在市减灾委的正确指导下,按照防震减灾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功能,努力提高应急反应和通信保障能力,落实各项制度,狠抓训练演练,为战时防空、平时应急救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搞好硬件建设,打牢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

  不论是战时防空,还是平时应急防灾,都离不开方便快捷科学合理的指挥手段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而手段和技术要靠设备支撑。所以,我们加大投入,在软硬件建设上下了一番功夫。

  一是健全完善指挥平台,初步形成了人防指挥信息化网络。近年来,我市人防地上、地下、机动“三位一体”指挥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09年,现代化的人防指挥所建成启用,为发挥平战双重功能,经市政府同意,加挂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的牌子,作为市政府应急管理的指挥平台。10年,投资400多万元,购置了中型移动指挥车。今年又建成县级人防机动指挥系统,拥有卫星、有线、无线等通信手段,可实现省、市、县三级人防指挥信息互联互通。具备了一定的人防指挥信息保障能力,为实施战时和平时应急指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加强人防警报建设,提高人防音响警报网的报警能力。人民防空警报战时担负着引导群众顺利实施防空行动、稳定和不间断地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的预警任务;平时,可以为防洪、防震、等抵御自然灾害提供灾情警报信号。为提高防空警报的预警能力,国家人防办在防空警报信号的基础上增加了灾情警报信号,200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利用人民防空警报系统发布灾情警报的通知》的文件。电声警报可实现信号鸣放和语音播报双重功能,警报器已实现社会化管理,市区警报覆盖率和鸣响率分别达到90%和100%。

  三是强化人防信息化建设,拓宽信息来源。目前我市拥有人防空情接收系统、电子地理系统、全省人防政务平台、应急专家视频会商系统为应急救灾提供信息来源;人防光缆通信骨干网、军线电话、无线电台等为信息传递提供了先进快捷的有利条件。

  二、健全指挥机制,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保障。

  为适应新形势下人防工作的需要,今年5月份重新调整了人防指挥部,作为平时和战时共用指挥机构,明确了指挥编组、任务职责和保障措施,做到了“定人、定位、定职责”,制定完善了《济宁市人防应急行动方案》。针对目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突发事件的偶然性,根据国家、省人防办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人防战备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成立市级救援专业队伍,全市共成立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化、通信、运输、治安、消防、引偏诱爆、伪装设障、心理救护、平战转换、特种搜救、信息防护共十三支一千余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各专业队伍除结合本单位工作训练外,每年结合9.18警报试鸣日、5.12防灾减灾日开展综合训练演练,提高专业队伍综合素质。建立了人防机动通信专业队,每季度进行一次拉练,确保应急条件下人防通信畅通。

  三、抓好演练,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准备。

  (一)明确目标,搞好专题演练。每年初济宁市人防办制定全年的训练计划,专门安排1—2次综合演练。09年、13年的5月12日配合市地震局在市政府进行市直机关防震减灾疏散演练;09年在中银电化厂组织进行了防化学物品泄漏演练;10年在梁山参加黄河防汛演练,通信专业队员受到原省军区司令员谈文虎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12、13连续两年利用9月18日警报试鸣在全市中小学校进行防空袭应急疏散演练,全市共有1400多所学校的100多万名学生参加疏散演练。通过每年组织的专题演练,不仅锻炼了人防专业队伍的遂行任务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居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二)提高素质,抓好机关训练。人防机关是战时组织指挥防空袭行动,平时组织人防训练的核心部门,是人防训练的重点,必须抓好抓实。一是抓好基础训练。围绕提高军事素质,每年组织开展军事训练,加强人防基础知识、军事知识、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围绕提高业务能力,重点抓好指挥、信息化、工程、宣传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二是抓好业务技能训练。重点抓好人防指挥技能、指挥自动化系统操作应用、机动指挥车使用、空情接收处理、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战时人防自救互救等技能训练。通过训练,不断提高人防机关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

  (三)提升能力,做好保障演练。我办针对人员编制少,设备更新快,技术性强,保障难度大等特点,认真抓好人防机动通信专业队的训练。一是开展一专多能训练。人防机动通信专业队在加强指挥业务训练的同时,培养综合业务素质,采取集中培训,轮岗训练等方法,不断增强通信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开展协同训练。每周两次内部对接训练,每季度一次利用中型指挥车到山区、湖区分组训练,重点检验在复杂条件下指挥车开设、卫星开通、无线电架设、数据传输等实际操作技能和效果。利用固定指挥所通联时机,重点抓好快速沟通、信息传输、网络联动等内容的协同训练,通过训练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四、加强宣传,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良好环境。

  我市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多年,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其中,初级中学人防知识教育工作从84年地改市时就开始了,现已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宣传内容上,由过去人防知识(三防知识)的宣传向民防知识的宣传过度。这里面就包括地震消防知识的普及、突发事件的处置、自救生互救能力的培养等防震减灾知识。开展人防宣传教育工作,不能仅靠人防部门“单打独斗”,必须搞好内外结合,广开渠道,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才能提高人防宣传的渗透性和广泛性。在拓宽宣传渠道上,着力推进“五进”工作。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教育局、民政局、应急办等部门协商,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人防宣传教育的意见》,依法将人防知识教育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列入教学计划。

  一是注重在校学生人防宣传教育的实用性。为了配合初级中学防空防灾教育工作的需要,我们编印了《初级中学人防知识读本》,每年免费下发到各初级中学,选配优秀教师讲授防空防灾知识。目前,人防教育教学规范有序,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着力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市各级人防办还经常组织人防知识竞赛、优质课评选、征文、参观国防人防民防教育基地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普及人防和防震减灾知识,起到了较好的的宣传效果。

  二是增强人防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为使广大机关干部了解人防民防知识,我们每年都为相关单位领导赠送《中国人民防空》杂志,邀请相关领导出席、参与大型人防宣传活动。我们还将各级党校作为向各级领导干部宣传的主要阵地,积极与当地党校协商将人防宣传教育纳入到党校教育之中。为确保党校人防教育质量,我们编印了《人防民防知识》,发到市、县区两级所党校,到任城区、邹城市、鱼台县等县市区党校讲课20余次,共有1000余名干部接受了教育。

  三是注重社区人防宣传教育的广泛性。人民防空的重点在城市,而城市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就是社区,只有大力抓好社区的人防知识教育,才可以使广大居民在平时、战时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协调,在市区及邹城部分居民小区建立人防宣传专栏、出动宣传车、开设咨询台、悬挂宣传广告牌、发放《防空防灾应急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空防灾技能和人防法律法规,使社区居民在掌握个人防护和心理防护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同时,能以点带面、以一带十广泛传播。

  四是确保企业人防宣教的有效性。为确保企业人防宣传教育的有效性,我们采取给企业领导及开发投资企业赠送《人防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及人防法律法规汇编,组织人防执法检查、定期走访征求意见、设置“人防宣传专栏”、举办人防专题讲座及座谈等形式,提高企业对人防工作和防震减灾工作的认识。

  五是抓好人防网络的渗透性。做好济宁市人防办门户网站,及时更新政府网站人防网页的内容,上半年已刊发稿件116篇。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办在防震减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专业队伍联动、重要目标防护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办将以这次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经验交流会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把防震减灾工作做的更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