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无障碍阅读 简体 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回收站 -> 研讨交流 -> 学术交流
对防空袭斗争下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5-05-25访问次数: 字号:[ ]


  心理战作为古已有之的一种作战形式,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已越来越成为战场的“软实力”。当前,如何按照《心理战纲要》要求,抓好心理战训练,不仅是各级人防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应急作战准备的迫切需要,更是打赢未来战争的现实要求

    一、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确立与未来战争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当前,由于我军预备役部队对心理战研究起步较晚,心理战训练在部队还没有全面展开,加之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对心理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够深刻,有的同志认为心理战是务虚的东西,起不到多大作用,把它“看虚了”;有的认为我军从建军伊始就有着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搞不搞心理战照样打胜仗,把它“看低了”;有的认为预备役部队目前既没有编制,又没有人员,更没有装备器材,把它“看远了”。解决这些认识“盲区”,最根本的就是要抓好学习教育,强化思想认识,引导广大官兵牢固确立与现代战争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一是教育官兵充分认清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要加大对官兵进行高技术条件下开展心理战训练目的、意义和地位作用的宣传教育,讲清开展心理战训练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现实要求,也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强开展心理战训练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是教育官兵充分认清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要引导官兵认真分析研究世界近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中参战双方开展心理战的手段、方式及其功效,充分认清心理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心理战能力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心理战对整个战争的胜负有着重大的影响,牢固确立心理战教育训练是拓展和提升部队战斗力的观念,增强心理战意识,营造积极参训演练、自觉学习研究心理战的良好氛围。三是教育官兵充分认清开展心理

  战教育训练,是发挥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内在要求。要认真组织官兵学习新颁发的《政工条例》、《心理战纲要》,以及心理战知识和有关中外战例,使官兵充分认清现代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对抗,而且更多的是表现为政治层面上的较量,政治工作的“软杀伤”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战略效果。从而使广大官兵强化充分发挥我军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观念,不断加强教育训练,努力创新作战手段,着力提高心战能力。

    二、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必须结合实际,注重研究,全面落实与战备训练任务相适应的基础建设

  加强心理战教育训练,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科学筹划,注重研究,搞好基础建设,努力完善教育训练机制和各项保障机制。一是要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当前,组织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有的仅由宣传部门负责,也有的仅由秘书群联部门负责,一个科室抓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此外,由于编制体制上的原因,造成了对上对下不能一贯到底,形不成顺畅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合力。各级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把心理战教育训练工作纳入部队工作日程,司、政、后、装统一协调力量,统筹规划心理战训练工作。二是要组建心理战部(分)队。结合预备役部队特点,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吸收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和现代信息技术骨干等高素质人才,组建以现役军人和预备役官兵为主体的心理战专业部(分)队。三是要建立心理战教育训练基地。建立设施科学、配套完善的心理战教育训练基地,是推进未来心理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展心理战训练的基础和条件。要注重加强心理环境建设,包括客观存在的军营环境的美化以及部队内部的人际环境的融洽,充分发挥心理环境的熏陶作用,保障心理训练的开展,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四是要设立研究机构。要结合实际,建立以作训、通信、秘群、组织、宣保和战勤等部门及地方有关方面专家、研究人员参加的心理战研究机构,贴近作战方向、作战任务和作战对象的实际,重点研究在未来战争中,如何组织部队实施对敌心理攻防,以及如何发挥优势做好城市反空袭作战心理防御战等问题,努力探索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的科学方法,总结经验、探索新路。五是要配套完善心理战器材装备。要加紧研制并装备多功能心理战器材,在整合军队自身资源力量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和利用地方心理战资源,实现军民兼容、资源共享。要主动与地方信息产业、移动通信、新闻媒体、科研机构等部门协作,建立各种“数据库”,形成心理战资源储备系统,为深入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创造条件。六是要建立完善贴近实战的心理战预案。按照《心理战纲要》的要求,以作战任务为牵引,根据不同作战样式、不同作战时节,建立和完善各种作战样式的心理战预案,立足最复杂、最艰苦、最残酷的条件预设多种情况,做到一纲多案、一案多法,通过演习、实践的检验和论证,不断完善充实预案,做到一有情况,就能随时运用。

    三、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必须紧贴任务,突出重点,规范确立与提高作战能力相适应的考核标准

  心理战教育训练落实难、难落实,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检验监督落实效果的考核机制。因此,必须紧贴作战任务,突出训练重点,科学设置内容,创新组训方法,增强心理战教育训练效果。一是科学设置考核内容。以《纲要》为依据,按照首长机关、心理战骨干和基层部队三个层次设置考核内容。比如:以城市防空袭心理战教育训练考核为例,在心理防护教育训练考核内容上划分为:战前和临战思想教育、室内心理测试评估、心理战理论学习、机关作业推演、室外心理拓展训练、实兵综合演练六个部分。通过对考核内容的科学设置,规范心理战教育训练秩序。二是明确检查考核办法。心理战训练考核应由司令部、政治部共同组织实施,考核成绩列入各单位年度军事训练质量总评。考核可采取现场作业、实践操作、个体技能测试、笔试、口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时,也可结合应急应突行动、模拟推演、专项训练和综合演练等方式进行。总之要针对内容设置,确定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三是建立长效考核制度。要坚持党委定期研究心理战教育训练制度,团以上部队应将心理战训练纳入军事训练考核和成绩等级评定,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心理战训练形势分析会,及时发现和纠正弱训漏训问题。要注重同步开展,把心理战训练与军事训练一同部署、与作战行动一同研究、与军事演习一同演练、与后装保障一同组织、与年度工作一同考核的工作思路,保障考核制度的有效落实。要坚持考在平时,机关要结合下部队蹲点、调研等时机,对部队开展心理战按纲施训情况,进行专门指导和跟踪检查。四是严格落实奖惩机制。要把组织开展心理战建设作为衡量各级党委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班子考核之中;作为检验政治机关建设水平的重要尺度,纳入先进政治部(处)评比之中;作为政治干部的必备素质,纳入军事素质等级认证之中,以严格考核推动训练落实。

    四、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必须立足长远,超前谋划,努力探索与发展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可行对策

  当前,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还有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应在组织领导、训练地位、人才培养、时间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以保障心理战教育训练的开展。一是要设立心理战的组织领导机构。《心理战纲要》中没有明确具体指挥机构,不利于心理战教育训练的开展。可由国家设立心理战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和协调全国的心理战工作;军级单位可设立心理战作战指挥部,师旅级单位可编制心战连,团级单位可设立心理学小组,以便指导部队心理训练和实施心理战。同时,要制定心理战教学大纲,编写心理战教材教案,完善教育训练规划。二是要重新确定心理战的训练地位。当前,我国对心理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军队,而军队又主要集中在政治部门。从分类上把心理战工作单纯地看作是政治工作。但是,从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看,心理战在现代条件下已不再只是军队的任务,更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事。就军事心理战来说,其艰巨任务也不是仅靠军队政治部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司、政、后、装机关及各作战部队的通力合作及全社会的广泛支持才能完成。因此,有必要将心理战纳入国防动员体系,有必要将心理战训练纳入军事工作之中。三是要加速心理战各类人才的培养。要设立专业的心理战院校、培训中心或在相关院校设立心理战专业,走专业化培养的道路。在大胆借助国民教育的力量,采取军地共育,军地共练的模式,发挥军地各自的优势,共育心理战人才。要定期聘请心理战的专家、学者到部队授课,提高广大官兵心理战的作战水平和思维层次。四是要明确训练时间。《心理战纲要》未明确训练时间,上级应做出明确规定。在心理战教育训练时间上,应做到“四个分配”:即,年度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各留出十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心理战教育训练,把不在政治教育范畴的心理战内容,分配到政治教育时间内落实,如《心理战纲要》和心理战知识的学习等;把不在军事训练范畴的心理战训练内容,分配到军事训练时间内落实,如心理稳定性训练、心理战专业训练等;把首长机关的教育训练内容分配到首长机关的战术作业和综合战术演练之中,如心理战的组织指挥程序、心理战典型战例分析等;把经常性的教育内容分配到集训会议中落实,比如心理战教学影视资料、心理常识问答等,保证教育训练时间的落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